压铸(die casting)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类似于塑料的注塑成型。压铸特别适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铸件,因此压铸是各种铸造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同其他铸造技术相比,压铸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然而,不规范的操作和参数也会产生种类众多的缺陷。
一、流痕和花纹
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7)喷雾不合理。
二、网状毛刺 (龟裂纹)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着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2)压铸模预热不均匀。
三、冷隔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型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断开的可能。
4)填充速度低。
四、缩陷(凹痕)
外观检查:在压铸件厚大部分的表面上有平滑的凹痕(状如盘碟)。
-
压铸件设计不当壁厚差太大; -
浇道位置不当; -
压射比压低,保压时间短; -
压铸模局部温度过高。
4)浇注温度过高。
五、印痕
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与压铸模型腔表面接触所留下的痕迹或铸件表面上出现阶梯痕迹。
-
顶杆端面被磨损; -
顶杆调整长短不一致; -
压铸模型腔拼接部分和其他部分配合不好。
-
镶拼部分松动; -
活动部分松动或磨损; -
铸件的侧壁表面,由动、定模互相穿插的镶件所形成。
六、粘附物痕迹
外观检查:小片状及金属或非金属与金属的基体部分熔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剥落小片状物,剥落后的铸件表面有的发亮、有的为暗灰色。
2)浇注时先带进杂质附在型腔表面上。
七、分层(夹皮及剥落)
外观检查或破坏检查:在铸件局部有金属的明显层次。
3)浇道系统设计不当。
八、 摩擦烧蚀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在某些位置上产生粗糙面。
九、冲蚀
外观检查:压铸件局部位置有麻点或凸纹。
2)冷却条件不好。
十、裂纹
外观检查:将铸件放在碱性溶液中,裂纹处呈暗灰色。金属基体的破坏与裂开呈直线或波浪线形,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